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(yè)的所有權權益或剩余收益分配權而進行的投資。這類投資的核心是投資者成為被投資企業(yè)的所有者(股東或合伙人),享有相應的權益,并承擔相應的風險。 
主要包含以下幾種類型:
股票投資:
- 普通股: 這是最典型的權益性投資形式。購買一家公司的普通股,意味著你成為該公司的股東,擁有投票權(參與公司重大決策)、分紅權(分享公司利潤)和剩余財產索取權(公司清算時)。
- 優(yōu)先股: 優(yōu)先股也代表所有權,但通常沒有投票權(或投票權受限)。其“優(yōu)先”體現(xiàn)在:優(yōu)先于普通股獲得固定或可設定的股息;在公司清算時,優(yōu)先于普通股獲得剩余財產的分配。它介于股權和債權之間,但因其代表所有權份額且無固定到期還本義務,通常歸類為權益性投資。
私募股權投資:
- 指投資于非公開上市交易的公司股權。形式多樣,包括:
- 風險投資: 投資于初創(chuàng)期或成長期的高潛力、高風險公司。
- 成長資本: 投資于相對成熟、尋求擴張資金的公司。
- 收購: 包括杠桿收購、管理層收購等,通常涉及購買一家公司的控股權。
- 困境投資: 投資于陷入財務困境或破產重組的公司。
- 私募股權投資通常通過私募股權基金進行,投資者作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間接持有目標公司的股權。
合資企業(yè)/聯(lián)營企業(yè)投資:
- 合資企業(yè): 兩個或多個投資者共同出資設立一個新的獨立法律實體,各方按約定比例持有新實體的股權,共同控制其經營活動。
- 聯(lián)營企業(yè)投資: 投資者對被投資企業(yè)具有重大影響(通常指持有20%-50%的表決權股份,或雖低于20%但能實質參與財務和經營決策),但未達到控制。在會計上通常采用權益法核算,反映投資者在被投資企業(yè)凈資產中所占份額及其經營成果。
風險投資:
- 是私募股權投資的一個子集,特指投資于早期、高增長潛力、高風險的創(chuàng)新型企業(yè)(如科技初創(chuàng)公司)。風險投資家通常不僅提供資金,還提供戰(zhàn)略指導和資源網絡。
認股權證/股票期權:
- 認股權證: 賦予持有人在未來特定日期或期間內,以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(而非義務)。一旦行權,就轉化為直接的股權。
- 股票期權: 通常作為員工激勵工具授予,賦予員工在未來以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。對于授予方(公司)來說,員工行權后獲得的是公司的股權;對于持有者(員工或投資者)來說,行權后獲得的股票也是權益投資。
員工持股計劃:
- 公司通過特定機制(如信托)讓員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計劃。員工持有的公司股票是典型的權益性投資。
投資于有限合伙企業(yè):
- 作為有限合伙人投資于有限合伙企業(yè),享有合伙企業(yè)的收益分配權(通常是基于所有權份額),但不參與日常管理。這代表了對合伙企業(yè)凈資產的所有者權益。
房地產投資信托份額:
- 投資于房地產投資信托發(fā)行的份額。REITs份額代表了對該信托所持有房地產資產組合的所有者權益,投資者有權分享租金收入和資產增值收益。
其他非公開市場股權:
- 直接購買非上市公司的股份(非通過私募股權基金)、參與股權眾籌等。
核心特征總結:
- 代表所有權: 投資者成為被投資主體的所有者(股東、合伙人等)。
- 享有剩余收益: 有權分享被投資主體的經營成果(如股息、分紅)和資產增值收益。
- 承擔剩余風險: 投資回報不固定,取決于被投資主體的經營狀況和資產價值變動。投資者在清算時順序排在債權人之后。
- 通常無固定到期日和還本承諾: 投資本金沒有確定的收回日期和金額保障(優(yōu)先股可能有贖回條款,但非債務性還本)。
- 通常享有投票權(或潛在控制/影響力): 普通股股東通常享有投票權,其他形式的所有權也可能帶來不同程度的控制或重大影響。
簡單來說,權益性投資就是你花錢去“當老板”(或部分老板),分享企業(yè)成長的紅利,但也承擔企業(yè)失敗的風險。它與債權性投資(如債券、貸款)的核心區(qū)別在于:債權投資是借錢給企業(yè),有固定利息和到期還本的契約承諾,但不享有所有權和剩余收益分配權。
|